心清觸目皆菩提.png

心清觸目皆菩提 石霜混俗陶家坊

 

後參道吾,問:「如何是觸目菩提?」

道吾喚沙彌,彌應諾,道吾曰:「添淨瓶水著。」

良久卻問師:「汝適來問甚麼?」師擬舉,吾便起去。師於此有省。

 

道吾將順世,垂語曰:「我心中有一物,久而為患,誰能為我除之?」

師曰:「心物俱非,除之益患。」

道吾曰:「賢哉!賢哉!」

後道吾付缽於慶諸。

 

師後避世,混俗於長沙瀏陽陶家坊。朝遊夕處,人莫能識。

後因僧自洞山來,師問:「和尚有何言句示徒?」

僧曰:「解夏上堂云:秋初夏末,兄弟或東去西去,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。 良久又曰:只如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去?」

師曰:「有人下語否?」

僧曰:「無。」

師曰:「何不道:出門便是草?」

僧回,舉似洞山。山曰:「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識語。」

因茲囊錐始露,果熟香飄,眾命住持。

 

師居石霜山二十年間,學眾有長坐不臥,屹若株杌,天下謂之枯木眾也。唐僖宗聞師道譽,賜紫衣,師牢辭不受。光啟四年示疾告寂,葬於院之西北隅,諡普會大師。

 

【石霜慶諸禪師之傳承】

石霜圓寂之前,「泰首座」及「道虔侍者」為石霜身邊最重要的兩個人,至霜歸寂,未宣布傳承,衆請泰首座繼住持。

 

道虔白衆曰:「須明得先師意,始可。」

首座曰:「先師有甚麽意?」

道虔曰:「先師道:休去,歇去,冷湫湫地去,一念萬年去,寒灰枯木去,古廟香爐去,一條白練去,其余則不問,只問:如何是一條白練去?」

首座曰:「這個只是明一色邊事。」

 

石霜慶諸找潙山大師參學,石霜慶諸擔任米頭,潙山大師故意嚴格檢查在地上找到一粒米,佛寺禪院都是十方貢養,提醒大家很節約不要浪費,往後在必要時重要的因緣條件就不會聚集,潙山看起來嚴苛,也是苦口婆心,這是一個考驗,看看門生的定力怎麼樣?石霜慶諸表現很好,為師兄弟姊妹仗義直言,我們在佛門都重視有情有義,莫說你的修為多高,端看你是不是有情有義的人,蒼天會將重任給慈悲有情有義的人,如同不會將孩子交給無情無義、不慈悲的人來領導,石霜慶諸做到了,潙山大師很滿意,但石霜慶諸的緣分不在潙山大師這,潙山大師教導他一陣子後,請石霜慶諸去找其他的老師,推薦石霜找道吾宗智禪師,道吾宗智禪師是藥山門下第一高手,因為石霜慶諸一直不大了解無情說法,他不了解無情到底怎麼引導眾生開悟?無情怎麼說法?無情就是石頭、木頭、塑膠,無言無語、沒有文字、沒有心靈的電波,石霜慶諸在潙山大師門下一直沒想通,藥山大師門下專門研究無情說法。

 

後參道吾,問:「如何是觸目菩提?」

道吾喚沙彌,彌應諾,道吾曰:「添淨瓶水著。」

良久卻問師:「汝適來問甚麼?」師擬舉,吾便起去。師於此有省。

 

後參道吾,問:「如何是觸目菩提?」

請問師父什麼是觸目菩提

觸目菩提:你眼睛所看到的都是菩提智慧,石霜覺得很奇怪,看過去明明是垃圾、花、工作人員啊,無情怎麼說法?我看到它就只是馬車、橋樑、流水,怎麼說他是菩提?而且經過的人是什麼個性還很了解,怎麼可能是觸目皆菩提,看到的就是人事物,看到的人就是脾氣根性毛病,根本沒有菩提的味道,怎麼會說無情說法、觸目菩提呢?為什麼得道大師看到每件人事物,裡頭都有菩提智慧。為什麼石霜看到賣菜就是賣菜,報紙就是報紙,怎麼辦呢?

 

道吾喚沙彌,彌應諾,道吾曰:「添淨瓶水著。」

良久卻問師:「汝適來問甚麼?」師擬舉,吾便起去。師於此有省。

道吾叫小和尚,小和尚就跑來,道吾說把淨瓶裝滿水,良久才問石霜慶諸:「你是來問什麼?」石霜慶諸正要開口想再問一次,道吾就起身就走了,理都不理石霜,石霜真的有醒嗎?

 

佛法一向不是用看的,觸目菩提不在眼睛,而是在於心,添淨瓶水已經在提醒他了,心要很清靜,心要非常清淨,才能看到不同世界,也許你還沒修練到心一塵不染,至少你知道上班有好心情跟壞心情,面對人有不同的感受,你今天上班,心情非常好,看到這同事心就非常好,什麼都能接受,改天上班心情不好就都不滿意了,如同慧能大師說的,不是幡動,不是風動,而是人者心動,是你的心在算計跟評估也就是說,你的心無法歸於清淨,你的心有很多雜念跟懸念,當然你菩提智慧沒有產生,不是眼睛看到、耳朵聽到菩提,那是根器而已,真正問題在心靈的世界,當你念佛、禱告到如火純青,你再看事情的感覺會很不一樣,火候越高看事情感受會越不一樣,等到你念佛禱告到很上乘火候時,心念歸於一,就是一真法界,不落兩端,簡單來說,生活當中,很多人意見不同,因為大家環境背景不同,原來處理事情的方法,都有可能十種二十種,那你為什麼還在是非當中,經營公司可以發現,將事情做好不只十種二十種方法,你又何必執著某個點,這是粗淺的講法,你要更深入進階,那要念佛禱告入三昧,達到一,你再看事情就非常不一樣了,你會覺得很多方法就讓它存在嘛。道吾再提醒石霜你還不夠乾淨,石霜以為他很乾淨了,也修為十幾二十年啦,道吾說你真的還不夠乾淨,還不夠,添淨瓶水心靈要更乾淨,如同鏡片越乾淨越沒有障礙,你心靈還要更乾淨,你雜染很多的習慣,你參與修道之前的習慣,是不是都還保留,你還有染,你乾淨還要更乾淨,不要汙染你的心。

 

良久卻問師:「汝適來問甚麼?」師擬舉,吾便起去。師於此有省

道吾在石霜開口前就溜掉了,這在告訴石霜禪師,你先不要預設答案,先預設答案就沒有菩提了,你以為道吾會怎麼跟你對話嗎?道吾禪師的回答都很出乎意料,問題在這,我們都很習慣自己判斷的模式,你會以為這事情會需要什麼答案,我們常常提很多眾生在選擇師父時會說,我聽他演講20分鐘、半小時就知道這師父可不可以追隨,因為他心中有他的答案,如果師父講的符合他心中的答案,他就覺得好,如果不符他的答案那就不好,這就叫率斷。

這很嚴重的,我們經過知識經驗教育,對事情問題都有答案產生,在團體是磨練最好時機,你會認為這件事該怎麼做,因為你心中就有答案了,當對方不這麼做就沒辦法忍受,在團體待久了,就會降伏這個問題,後來會發現大家意見都不大一樣,漸漸要習慣,不能逃避不能躲起來,你的主觀不是錯,別人想法就是跟你不同,你先不要有先入為主的答案,這個答案代表你的慣性,你為什麼要認為師父怎麼回答,為什麼認為事情發展要符合你的期待跟方向,為什麼要這麼認為?如果你事情都定好位置跟方寸,你只看到自己的偏好,你當然永遠看不到菩提,因為你心中有很多慣性跟成見,你只看到慣性成見,不是慣性成見不好,而是那不是人間唯一一條路,人間處處是路,不是你的方法不對不好,而是還有很多很多的路可以走,當我們放掉成見慣性不要先入為主預期事情發展跟答案,因為都預期好了,當然看不到菩提,你只是看到慣性沒有落實時,心中一把火,所以菩提就不見了

 

道吾宗智開導內容非常厲害:

1、你還不夠清淨,你還有汙染,還要更乾淨一點

2、你不要預設答案,也許在你預設答案以外,你會看到更妙的事情,你允許很多可能性存在,也許你會在當中看到更美好的事情,菩提就是般若智慧,聽聽別人的想法,你接受別的可能性,你心一開,心很乾淨,佛光普照,沒有根性慣性的制約,漸漸就能看到菩提的智慧

 

因為道吾實在無法用語言說,一定要習慣事情不如你的意,縱然禱告也不會百分百實現,人間很多事情本來就不符預期,適應之後見怪不怪,這時智慧就出來了,否則哪看的到菩提,你只看到自己的慣性。

 

 

下集:心物俱非 除之益患

 

《欲知劇情,請看影片》

 

 

地藏王菩薩愛您,迎接地藏王菩薩進入您的人生,推薦您以下三個天界之舟出品的禱告運用,點閱播放讓地藏王菩薩幫助您~驅離邪靈惡鬼騷擾、財運亨通、身體健康、擺脫惡疾、人生順遂

 

 

 

佛學講座影片目錄索引→【天界之舟 天雲老師 佛學問答 只談真理 基要真理】小筆記

天界之舟|佛學講座 天界之舟|只談真理   天界之舟|基要真理天界之舟|禱告應用天界之舟│清淨佛曲

天界之舟│天界舞團天界之舟│天界劇坊天界之舟│天界好聲音天界之舟│十里小雨舞台劇

天界之舟|端正社會風氣天界之舟|快樂生活天界之舟官網天界之舟Instagram 天界之舟Facebook

arrow
arrow

    烈陽問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